为引导全校师生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4月26日,学校邀请中共宣城市委党校综合教研室副教授叶姝静来校,为全体教师上党课《愿寿如铁,垂忆万年——新四军在全面抗战中的发展与壮大》。
从1937年10月成立,到1947年1月归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新四军在不到9年4个月的时间里,由组建时的10329人,发展到抗战胜利时主力部队达21万人,地方武装9.7万人,民兵自卫队96万人,并先后建立8个抗日民主根据地,光复国土25.3万多平方公里,解放人口3420多万人,迫使16万伪军困守华中,被毛泽东赞誉为“华中人民的长城”,被陈毅称赞为“铁的新四军”。这究竟是一支怎样的队伍?叶姝静首先向大家简要介绍新四军成立纪念日、新四军军部成立、新四军军长选定等概况。
叶姝静重点从分析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八路军与新四军的关系、叶挺与项英之间的关系入手,讲述新四军的历史渊源与历史脉络。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西安事变是联共的开始,皖南事变是反共的高潮,从西安事变到皖南事变,国共之间从合作走向破裂的边缘。
叶姝静还介绍了新四军从组建到战略展开、战略坚持、战略反攻再到胜利的征战历程与蓬勃发展。
“愿寿如铁,垂亿万年”,我们在垂忆新四军之际,更需传承新四军的铁军精神:听党指挥、忠于人民、坚贞不渝的铁的信念,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百折不挠的铁的意志,军民一致、官兵一致、牢不可破的铁的团结,令行禁止、执纪严明、秋毫无犯的铁的纪律,勇猛顽强、英勇善战、所向无敌的铁的作风。在党课最后,叶姝静向大家揭示了新四军精神的内涵:跟党举旗的坚定信念、英勇果敢的钢铁意志、坚忍不拔的顽强作风、众志成城的赤诚团结、相忍为国的博大胸怀、步调一致的自觉纪律。(插入讲座现场照片)
党支部副书记、副校长郭仁忠主持党课。
党支部书记、校长张育方,副校长陈辉参加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