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与调休
5月1日至5日,全校放假。5月8日正常上课。
5月6日、7日、8日分别按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课表上课。各项值班安排同步调整。
劳动节由来
劳动节源于美国芝加哥工人大罢工。
1866年,第一国际日内瓦会议提出八小时工作制的口号。1886年5月1日,以美国芝加哥为中心,约35万人为争取改善劳动条件、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规模罢工和示威游行,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胜利。
为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1889年7月,恩格斯组织召开的第二国际成立大会宣布将每年5月1日定为国际劳动节。这一决定立即得到世界各国工人的积极响应。1890年5月1日,欧美各国的工人阶级率先走向街头,举行盛大的示威游行与集会,争取合法权益。从此,每逢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都要集会、游行,以示庆祝。
中国劳动节由来
中国人民庆祝劳动节的活动可追溯至1918年。那年,一些革命的知识分子在上海、苏州、杭州、汉口等地向群众散发介绍“五一”的传单。1920年5月1日,北京、上海、广州、九江、唐山等各工业城市的工人群众浩浩荡荡地走向街市,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集会,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五一劳动节。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将5月1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全国放假一天。每年,这一天,举国欢庆,人们换上节日盛装,兴高采烈地聚集在公园、剧院、广场,参加各种庆祝集会或文体娱乐活动,并对有突出贡献的劳动者进行表彰。
1999年9月18日,中国国务院第一次修订1949年12月23日中国政务院发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每年春节、“五一”和国庆节法定节日加上调休,全国放假7天,形成了3个“黄金周”。
2007年12月14日,中国国务院第二次修订《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春节的放假起始时间由农历年正月初一调整为除夕;“五一”由7天调整为3天,减少4天;清明、端午、中秋增设为法定节假日,各放假3天。2008年起,“五一”黄金周变为“五一”3天小长假。
“我是劳动小能手”实践
我劳动,我快乐!
在“五一”小长假到来之际,为让孩子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感受劳动者的光荣,培养孩子勤俭、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学校决定在小学部开展“我是劳动小能手”主题实践活动。请家长配合学校做好指导、督促工作:
一、二年级——我是家务小能手: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三、四年级——我是美食小能手:了解家乡美食,为家人做一道拿手菜或甜点。
五、六年级——我是全能小当家:当一天家,体会父母的不易与辛劳。
假期安全提示
一、疫情防控
不到人员聚集场所,不去疫情中高风险地区。
离家外出按照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做好个人防护。
科学地戴口罩、摘口罩,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捂住口鼻。
洗手要彻底,掌心对掌心、手心压手背、十指交叉摩、手握关节搓、拇指围轴转、指尖掌心揉、手腕别放过。
二、日常生活
规律作息,不睡懒觉,不熬夜。
注意饮食卫生,多喝白开水,多吃新鲜、有营养的绿色食品,不暴饮暴食,不吃安全卫生无保证食品,不吃剩饭剩菜,不吃油炸、烟熏、烧烤食品。
注意个人卫生,不随便用手摸脸,不随便挠痒痒,饭前便后都洗手。勤洗澡,勤换衣,不让细菌和病毒入侵。
注意人身安全,不随便与陌生人接触,不接受陌生人给的任何饮料、食物;身边有陌生人时提高警惕,看管好自己的物品;不去酒吧、网吧、歌舞厅等营业性娱乐场所。
三、交通出行
交通法规牢记心中,外出不乱闯乱跑,不与车辆争道。
走路时不低头看手机。
过马路时集中精力,不闯红灯,不追逐打闹。
外出活动须先征得家长同意,不私自结伴外出。
四、防溺水
不私自下水游泳。
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不在无家长带领下游泳。
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不熟悉水性的不擅自下水施救。
划重点
减少外出与聚集
与家人共享欢聚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