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至25日,以“创新、体验、分享、成长”为主题的首届科技节科技创新体验单元的活动在积学楼风雨操场举行。该单元活动既有学生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的展示、体验,更有市科协“科技大篷车”开进励耘苑,让学生近距离感受科技魅力。2000余名京师少年有序畅游“移动科技馆”,观察,思考,体验,交流……
科技大篷车开进了励耘苑
为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促进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的协调发展,宣城市科学技术协会“科技大篷车”应邀开进励耘苑,给孩子们送来知识、送来欢乐、送来激情,让孩子们享受到了一场难忘的科技盛宴,在拓展视野的同时接触科技、尝试探究、爱上科学、点亮梦想。
学生,也可以搞发明
年龄小就不能搞发明创造?现实是,不同年龄的人都能成为发明家,很多有价值的发明就出自学生。京师少年在生活中逐渐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创新性地解决问题。这当中,就有很多创意小发明。
自行车过一段时间就要打气,有很多不便。八(1)班简家熙同学设计了便携式自行车打气筒,将打气筒隐藏进自行车座椅下的管子里,随用随取,方便了许多。
出门在外,遇到下雨,没带伞怎么办?八(2)班陈昕乐同学设计了智能雨伞,将智能手环安装在雨伞上,并绑定手机。手机把天气预报将下雨的信息传递给安装在雨伞上的智能手环,手环向主人发出“出门带伞”的提醒。此外,如果不小心弄丢了雨伞,还可以通过手机定位找回来。
七(5)班刘子恒同学游泳时发现,好多孩子手腕上带有救生手环,溺水时可以开启充气阀使气囊变大,从而将自己带出水面,但是,溺水者在浮出水面的过程中却不能自救。于是,他设计了带呼吸器的救生手环。
学习知识是为了解决问题。用心观察,积极思考,努力发现并尝试解决生活中的“不如意”,每个学生都可以成为发明家。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大家合作解决;今天解决不了的问题,明天继续努力……只要坚持,终能解决。
别样的科技小制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学们根据爱好选择制作项目,自己组队,自己分工,自己查阅资料,自己观察,自己动手,自己修正。他们在兴趣的驱动下,完全自主地学习制作了无线充电、电磁炮、蘑菇灵芝栽培、仿生机械、智能机械臂、温差发电、水晶“种植”、吸尘器、VR眼镜、指南车、活字印刷……他们不仅学到了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更是在一次次试验失败和成功中培养了耐心,学会了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