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红犹在,夏木成荫。近日,省教育厅公布第二十届全省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评比结果,北师大宣城学校五名同学经市教体局选拔推荐,晋级省赛,斩获佳绩。七(5)班汤梦涵同学的作品荣获计算思维类初中组创意编程(专项)一等奖;七(6)班张志翔、范淳同学的作品荣获数字创作类初中组微视频/微动漫二等奖;九(3)班陈宏泰、八(5)班周睿同学的作品荣获科创实践类初中组智能机器人(A类)项目三等奖。
旅客遗失物品后,按照传统的人工领取方式,需要排队进站领取,如遇客流高峰,等待时间会更长;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还会增加失主与候车室旅客接触机会,增大疫情扩散风险。汤梦涵同学的作品《智能丢失物品管理柜》采用AI技术,火车站工作人员接到旅客来电,核对其身份及遗失物品信息后,将取件密码以短信形式发送至旅客手机,旅客凭取件密码随时前往火车站领取。
“智能丢失物品管理柜”让旅客无需排队进站便可从暂存柜领回遗失物品,不仅减少了人员接触,还提高了领取效率,让旅客享受到更加智能、高效的服务体验。
现实生活中,部分青少年因挑食带来身体发育缓慢、机体免疫力下降等问题,基于此,张志翔、范淳同学创作了微视频《健康生活》,提醒广大学生,青少年时期是体格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行为和生活方式形成的重要时期,均衡的营养摄入可以促进体格和智力正常发育,为成人时期乃至一生的健康奠定良好基础。
在工业生产中,机器人不仅可以代替人在高温、污染和危险环境中工作,还可以提高产品精度和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工,降低成本,并可获得灵活、持久、高速的生产流程。陈宏泰、周睿同学按照实践活动任务书要求,设计了双足人形搬运机器人。该机器人模拟人工搬运整理物品过程,完成场景搭建和项目任务,实现机器人从出发区域前往任务区域,从A、B、C、D任一处选取一件待整理物品,运送到目标物体上。
安徽省教育厅组织的全省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以“实践、探索、创新”为主题,以与时俱进的活动项目为核心,引导师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助力师生不断提升信息素养。北师大宣城学校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教育,举办科技节,邀请市科协“科技大篷车”开进励耘苑,让学生在拓宽视野的同时接触科技、尝试探究、爱上科学、点亮梦想;设立“励耘科学讲坛”,邀请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学家、教授来校讲学,给学生创造近距离接触科学家、感受科学家风采、接受科学家教育与影响的机会,激励更多青少年立志“今朝勤奋学习,明日科技报国”。
教师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相信在浓厚的科技育人氛围影响下,励耘苑内,科技创新的种子将在更多京师少年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