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为拓宽学生科技视野,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11月13日,北师大宣城实验学校邀请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副教授李春华登临“励耘科学讲坛”,为九年级全体学生作讲座《初识等离子体 走进科技时代》,拉开第二届科技节序幕。副校长王晓丽主持讲座。
万物生长所需能量来自哪里?太阳为什么能一直燃烧?极其微小的原子核为何能产生巨大能量?
李春华首先从太阳燃烧和氢弹爆炸谈起,引入等离子体的基本概念,介绍核聚变反应的科学依据及其相关数理公式。他以水为例,详细介绍等离子体的形成过程,并展示部分等离子体图片,讲解等离子体存在的参数空间,给出等离子体的分类和主要研究方法。
李春华还介绍了等离子体在人类日常生活、生物医学、典型工业、高技术领域等方面的应用,特别是等离子体在抗击新冠病毒、处理有害废弃物等方面的价值。
讲座最后,李春华带领同学们认识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和中国自主研发的先进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EAST),帮助大家初步了解惯性约束聚变(ICF)。他还向同学们解释航空航天飞行器返回时经历黑障区的本质原因,与大家分享等离子体隐身技术。
李春华帮助同学们借助已学习的物理、化学基本知识,认识并理解离解、电离、惯性约束聚变(ICF)等概念,给大家上了一节生动的科学课。讲座现场,互动热烈,发言踊跃,很多同学大胆猜测,勇敢表达,并在心中埋下向往科学、奉献祖国的种子。
李春华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致密天体等离子体、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路与电子技术;曾获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安徽省级质量工程项目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