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是文化的表现形式,是时代和生活的产物。为让学生感受艺术魅力,提升文化素养,12月7日,北师大宣城实验学校在教育交流中心第一报告厅举办美术文化讲座,美术教研组国画教师刘鑫卓应邀为六、七年级全体学生讲授《艺术的开始是一场意外》。
刘鑫卓以原始时期艺术举例,以“意外”为线索,介绍“意外”利用石墨等材料制成装饰品、“意外”发现泥土与火制造陶器、“意外”采集玉石、“意外”发现矿石融化后凝结成青铜饼块……,指出“意外”仅仅是开始,其背后体现的是人类智慧和不断探索的精神。
当先民们在陶器、青铜器上画下日常生活,画下虔诚信仰,或是花时间雕琢一件容器,展现幻想中的寄托时,他们自己或许也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只是在抽象符号的引领下,用高度概括的点线阐述对现实的感受。这就是人类早期艺术创造的缩影,人类以这样的方式在心里埋下“美”的种子,然后,等待这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先民在制造玉石与上天对话的时候,能想到千万年后的现代人可以制造飞船上天探索宇宙吗?”“能!”因为在那个根本无法用科学思维解释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的年代,冥冥中看不见的力量就成了先民们的期盼。我们从“夸父追日”“嫦娥奔月”等故事中看到的,是中国人的探索精神与浪漫情怀。如今,我国将航天探测器命名为“祝融号”“嫦娥号”“天宫号”等,也昭示着千年神话终成现实。
刘鑫卓还结合蛋壳黑陶杯、碧玉龙、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带领同学们了解先民们在没有精密仪器的情况下,如何用实践创作一件件至今难以复刻的艺术品,引导同学们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
艺术的使命就是唤醒创造的力量。刘鑫卓指出,人类创造艺术的目的,是为了展现生活之美,提升精神境界;希望同学们通过学习艺术,培养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更好地促进身心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