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市教体局“宣城家长大讲堂”首场报告会在北师大宣城实验学校举行,北师大心理学专家吴洪健应邀作《做一个心理赋能的家长》专题报告(“励耘教育讲坛”第5讲)。市教体局党委书记、局长陈自水出席,市教体局党委委员、市政府教育督学贾晖主持。宣州区教体局党委书记、局长周红兵,北师大宣城实验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张育方,各县市区教体局分管负责人等参加报告会。全市各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以及来自宣城中学、北师大宣城实验学校、市二中、市三中、市十二中、市八中附小、市八小的700余名学生家长到场聆听。
家庭是人生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方法是做父母的一门必修课程。
不知道亲子沟通应遵循的原则,不掌握亲子沟通的策略与技巧,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情绪,不善于表达自己想法,不了解孩子成长特点,不知道孩子想要什么,与孩子有代沟缺少共同语言……针对家长不同程度存在的关于子女教育的困惑,吴洪健从亲子关系变化及家长心理建设、帮助孩子投入有效学习、关于电子产品和手机使用、关注孩子情绪和心理健康等四个方面,结合具体案例,深入浅出地进行长达2小时45分钟的讲座,从专业角度引导家长了解孩子走进孩子,为家长提供改进与孩子沟通的方法与话术,指导家长做一个给孩子心理赋能的家长。
青春期是快速发展的“急风骤雨”期。这个时期的孩子,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认知水平较高,对他人评价敏感,主动探索自我统一性,情绪不稳定、易波动,有强烈的自主意识和“成人感”,经常在自我膨胀和自我否定中摇摆。吴洪健指出,养育孩子是在反复中逐渐前进的过程,良好的亲子关系可以促进孩子的整体发展。家长首先要做好自己的心理建设,避免对孩子的绝对控制、无底线讨好和回避忽视。吴洪健建议家长运用“与朋友沟通”“暂时独处”“暂停法”“移除法”“着陆技术”等方法,合理释放自己的情绪;运用“想三件好事”“想象孩子如果表现好自己会怎样”“做自己感兴趣的事”等策略,每天给自己的心理充电,努力实现从“自我耗能”向“自我赋能”的转变。
孩子没有学习动力,怎么办?吴洪健结合生活体验,介绍学习动力的构成和机制,指出家长常见的无效做法,例如所有话题最后都与学习挂钩、让孩子对学习产生负向联系和联想、让孩子觉得是给家长学、家长管得太多让孩子觉得被监视等。吴洪健提出,家长要成为孩子主动学习的鼓励者,一要与孩子一起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和计划,让孩子感觉学习是“我的事”;二要指导孩子找到有效经验,让孩子意识到“我自己做主,我来做”;三要给孩子及时有效的支持反馈,让孩子感觉很棒,更自信。
当下,手机等电子产品几乎渗透到所有人的生活。对于出生、成长在互联网时代的青少年来说,电子产品带来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并存。在跟手机“争夺”孩子的过程中,手机常常成为亲子冲突的导火线。针对家长可能存在的不当做法,例如把所有问题都怪罪于手机,用摔手机表达不满和愤怒,将写作业和学习作为孩子使用手机的条件等,吴洪健提出要理性看待手机:手机只是载体和工具,本身并无好坏;手机是孩子与同伴保持同步的重要途径;使用手机、管理手机也是一种自律能力;手机满足了我们很多需求,可能只是“替罪羊”。吴洪健列举青少年迷恋手机的可能性,一是生活很无聊,寻求刺激,二是对家长不满,表达情绪,三是没有成就感,寻求认可,四是缺少自律性,容易反复,五是受同伴影响,难于抵抗,并逐一提出切实可行、有针对性的建议,例如定期不定期制造家庭共同活动情景,及时回应孩子对话,给孩子更多选择和空间,停止无效沟通方式,允许孩子表达情绪,认真评估孩子感受,从细节中让孩子获得成就感,与孩子讨论使用手机的约定,避免指责同伴等。
孩子烦躁、发火、郁闷、焦虑、不说话、拒绝交流,怎么办?吴洪健提出,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和心理变化,避免激化情绪对抗,若一时失控发火要及时“修复”亲子关系,“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而不是和问题一起打败孩子。”
吴洪健针对家长可能存在的自己做了不好示范、孩子没说完就打断或批评、与孩子谈话方式很“正式”、强化孩子情绪爆发等问题,向家长介绍有效心理赋能“六个问句”的目的和话术。一是理解问句,让孩子知道家长是理解的,让孩子释放一部分情绪,能够听家长说;二是赞美问句,让孩子知道家长是爱自己的,知道家长对自己的哪些行为是认可的,为自己的后续行为找到方向,正向强化自己的有效行为;三是应对问句,让孩子知道家长看到自己的努力,觉得自己是有能力的,增加孩子面对问题的信心;四是期待问句,实现从“不想”到“想”的正向改变,聚焦“未来怎么样”而不是“一直看过去”,把想法具体化、可行化;五是资源问句,让孩子知道方法比问题多,知道有人支持,与孩子一起找到更多方法和资源;六是行动问句,使各种想法能够真正落地,从最容易的开始启动,先慢后快,只要开始做了就要激励。
讲座最后,吴洪健还列举青少年可能在情绪上、行为上、身体与心理上的异常表现,指出若相关情形持续时间两周以上,已经明显影响到生活、交往、学习等,且不能自我调整,则需要及时向班主任、心理教师,或专业的咨询、诊疗机构寻求帮助。
吴洪健的讲学高屋建瓴,对当前家庭教育形态的剖析鞭辟入里,既有科学的理论支撑,又有鲜活的教育案例,更有有针对性、可操作的实践指导,生动、简便、实用,给当下的家庭教育带来新的视角和方法,也为今后的家校协同提供了有力的专业支撑。
为提升中小学生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优化全市广大青少年家庭教育环境,增强家校教育合力,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市教体局决定设立“宣城家长大讲堂”,常态化邀请专家为广大中小学生家长作报告。首场报告会由市教体局、宣州区教体局举办,北师大宣城实验学校承办。报告会同步网络直播,7.4万人线上观看,点赞量近33万。
吴洪健是北师大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教师,国家心理健康与精神卫生防治中心特聘心理专家,英国伦敦国王学院教育心理学院、曼彻斯特大学教育学院访问学者,国际积极心理学协会(中国)发起人之一,北京市首批心理教师上岗培训核心组专家,北京电视台《身边》节目、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心理夜话》栏目心理嘉宾。研究领域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家校协同、教师及家长培训设计,主编、参编、翻译出版物12套,发表论文和专业文章40余篇。